虎丘区法院首次运用区块链认证审理互联网金融合同纠纷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7-30 13:41

近日,虎丘法院通过区块链认证审理一起互联网金融合同纠纷。据悉,这也是区块链存证已被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确认区块链存证效力范围和审查标准后,虎丘法院首次对于区块链存证的电子证据进行认证。

消失的被告与电子签名合同

blockchain

宁波银行苏州分行向虎丘法院提起了一起信用卡纠纷,本该是起简单的金融合同案件,却让承办法官犯了难。

原来,在这起案件中,经多方送达,法院仍然无法找到被告小方。同时,信用卡领用合约上仅有被告小方的电子签名。与传统实物证据相比,电子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的司法审查认定难度更大,而消失的被告则让证据的认证难上加难。

对此,宁波银行苏州分行杨帝称:

随着数字经济转型,现在我们的客户领用信用卡都是在线上进行,我们银行的很多小额贷款也在网上审批,商业银行在移动端开展的互联网金融业务份额是在不断增长。

从“信用背书”到“技术自证”

blockchain

诉讼中,宁波银行苏州分行向虎丘法院提供了一份区块链存证的电子证据,该证据中显示2020年7月7日,被告小方在宁波银行微信营业厅发起了授信申请,申请过程中录入了身份证照片并经过了人脸识别,最后以电子签名的形式签订了领用合约。该证据通过非对称散列的哈希算法进行加密,加密后的摘要通过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上链于“百度超级链”存证。

承办法官在对该区块链证据审核时,运用哈希算法工具对存证电子证据再次进行哈希运算,生产电子数据的哈希摘要,用于证据查验。

随着证据查验界面显示出“存证验证成功”,承办法官舒了一口气解释道:“区块链中哈希算法具有输入敏感性,输入信息的任何微小变化,重新生成的哈希值与原哈希值也会有天壤之别,说明了该证据没有改动,能够认定其真实性。这也让银行的电子证据从信用背书走向了技术自证。”

全链条金融智审,未来可期

blockchain

据悉,2019年至今,虎丘法院审理的银行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标的额平均为128.6万元/件,但网络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仅为8.6万元/件,同时由于欠缺抵押物,个人流动性大,网络金融案件体现了更高的公告率、更低的审判效率。

经与宁波银行苏州分行沟通,虎丘法院将进一步推动其与CFCA合作,探索将区块链与互联网金融业务结合,实现网络贷款纠纷电子证据在线调取、数字化核验,解决了电子数据司法认定难题。

为了加强诉源治理,营造安全可信、可预期的互联网金融空间,虎丘法院还推动商业银行在产品设计时充分吸收民事诉讼繁简分流改革的成果,设置协议选择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同意电子送达方式等条款,要求银行履行格式条款的提示说明义务,倒逼各方诚信履约。

供稿:虎法萱

原标题:《虎丘区法院首次运用区块链认证审理互联网金融合同纠纷》